大悲咒讲解网
标题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第四卷

来源:大悲咒讲解网作者:智顗大师时间:2019-06-04 12:19:15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第四卷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之二(从此有两卷。并明内方便。今之一卷正释因。止发内外善根。是中明事理诸禅。三昧善根发通约初禅。初境界罔像而辨止。表行人习因根性不同。故于初证之时。发禅有异。若论初禅已后。发事理诸禅三明深妙境界。并在第七。大段修证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第四卷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弟子法慎记

弟子灌顶再治

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之二(从此有两卷。并明内方便。

今之一卷正释因。止发内外善根。是中明事理诸禅。三昧善根发通约初禅。初境界罔像而辨止。表行人习因根

性不同。故于初证之时。发禅有异。若论初禅已后。发事理诸禅三明深妙境界。并在第七。大段修证中广明此文。

悉未流通也)

第二明修禅波罗蜜内方便。开为五重。一先明止门。二明验善恶根性。三明安心法。四明治病患。五明觉魔事。此五通称内方便者。并据初发定时。静细心中。善巧运用。取舍不失其宜。因此必证深禅定。故名方便。今于内方便中。以止为初门者。一切禅定功德。皆因制心息乱而发。故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止为初门。则意在此也。问曰。上来明外方便行五法中。已辨一心。何故重说。答曰。不然。上但通论一心。未是具足分别微细止门之法。此中为令行者善知安心之本。广明修止浅深粗细入定之相。重说无咎。问曰。经中说二为甘露门。一者不净观门。二者阿那波那门。不说止为初门。今云何言止为初门。答曰。不然。于诸禅中。止为通门通摄于别。别不摄通故先教止。若止后入余禅。则有通益。若依余门。则有乖违之过。治烦恼亦尔。复次今明师有二种。第一师者。已得道眼。观机授法。必扶本习。善识对治。不如舍利弗为二弟子说法不知机故。金师之子。教不净观。浣衣之子。教令数息。违本所习法则不起。遂生邪见。佛为转观。即悟道迹。第二师者。无他心智。不得道眼。不识机根。其有来学坐者。唯当先教止门。心在定故。即发善恶根性。若因静心发诸禅定。师即应教扶本而修。若都不发法门。或贪嗔痴等诸结使发。随其多者。即教对治破之遮道法灭。禅定则发。今止门为先者。即是第二师授法之正意。若异此说。则善恶根缘。难可分别。妄授他法。必有差机之过。就止门中。自有四意。一者分别止门不同。二者立止大意。三明修止方法。四辩证止之相也。第一分别止门不同。即为二意。一约行论止。二约义论止。初约行明止。乃有多途。今略出三意。一系缘止。二制心止。三体真止。所以通言止者。止名制止。亦名止息。心起制之不令流动故名制。专心定志息诸乱想故名止。今言系缘止者。系心鼻柱脐间等处。不令驰荡故。名系缘止。制心止者。心若觉观。即制令不起故。名制心止。体真止者。体诸法空。息诸妄虑故。名体真止。二约义论止。亦有多途。今略出三意。一随缘止。二入定止。三真性止。随缘止者。随心起时。悉有三摩提数。故涅槃经云。十大地中定。名为下定。入定止者。证定之时。定法持心。心息止住。是入定止。真性止者。心性之理常自不动故名为止。故思益经云。一切众生。即是灭尽定。今用此三义。成上三止。约随缘任性有定故。说系缘止。约果有定法。说制心止。由具性不动。说体真止。第二明立止大意者。自为四。一明浅深。二对治相破。三随乐欲四随机宜。一简别三种止浅深之相不同者。因粗入细。则有浅深之义。系缘及制心。既是事故粗浅。体真入细故为深细。二明三止对治相破。有二种。一者以深破浅。二者回互相破。以深破浅者。为破缘外之散心故。立系缘止。制心止者。即破系缘止。心非色法。岂可系在鼻膈等处。若欲静之。但当息诸攀缘。故令制心守一。体真止者。即破前制心止。心无形相。性不可得。云何可制。了心非心。不起妄念。无止之止。止无所止。乃名为止。有止之止。由依妄想。不名为止。此则以深破浅。反本还源。故立三止。二回互相破者。随修止时。若有见生。即互取一止。对治破之。细寻可解。三随乐欲者。自有人乐。安心境界。自有但乐。制心体真亦尔。若随所乐以法教之则欢喜奉行。若乖其情则心不愿乐。四对机宜者。未必随乐。如有人乐欲体真而不入定。若暂系心守境。即发诸禅。此应随便宜而授法。第三明修止方法。亦为三意。一修系缘止。二修制心止。三修体真止。第一先明修系缘止法者。略明有五处。一系心顶上。二系心发际。三系心鼻柱。四系心脐间。五系心在地轮。外国金齿三藏说。此为五门禅。问曰。身分皆可系心。云何的说五处。答曰。此五处于用心为便。余处非安定所。若胁肋等处。皆偏故不说。如头圆法天。足方法地。脐是气海。鼻是风门。发际是修骨。观之所故以为门。令系心顶上者。为心沈惛多睡故。在上安心。若久久。即令人浮风。乍如风病。或似得通欲飞。有此等过。不可恒用。若系心发际。此处发黑肉白。心则易住。或可发本骨观。久则过生。眼好上瞻。或可见于黄赤等色。如华如云。种种相貌令情虑颠倒。若系心鼻柱者。鼻是风门。觉出息入息。念念不住。易悟无常。亦以扶本安般之习心静能发禅定。若系心脐下。脐是气海。亦曰中宫。系心在脐。能除众病。或时内见三十六物。发特胜等禅。若系心地轮。此最在下。气随心下。则四大调和。亦以扶本。修习不净观者。多从下起。因此系心。或能发本。不净观门。约此五处为缘。令心不散。以辨修系缘止。意在于此。譬如猨猴得树腾跃跳踯。若锁之于柱。久久自调。心亦如是。若心停住。未入定前。复有一止。名凝心止。若得入定。身心泯然。任运自寂。即是入定止。二明修制心止者。心非形色。亦无处所。岂可系之在境。但是妄想缘虑故须制之。心若静住则不须制之。但凝其心。息诸乱想。即是修止。问曰。心非上下。有时若宽若急若沉浮。调适之法。其事云何。答曰。心虽非上下。为治沉浮患故。上下安之。于行无失。若心浮动。可作意下着止之。若心沉没。可上着止之。复次若下着安心。利益众多。略说有二。一心易得定。二者众病不生。第三明修体真止者。以正智慧。体一切阴入界。三毒九十八使。及十二因缘等。三界因果。诸法悉皆空寂。如大品经中说。即色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离色无空。离空无色。受想行识等一切诸法。亦皆如是。所以者何。今现见阴入界等诸法自性不有。何能生我人众生寿命等一切诸颠倒事。云何知空。如过去所起一切烦恼业行为因。现在揽父母身分为缘。因缘和合。则有果报。有果报故。则有阴入界等一切诸法者。此业为是何法。而能为果报。阴入等作因。若言过去善心。即是业者过去作善之心。及心数法皆已灭谢。岂得为现在果报。及阴入等法作因。若言心非是业因。心作业。业随心来者。心转灭故。业亦应随心转灭。若业转灭。岂能感今世果报。及阴入等法。若业转灭。当知业即不至现在。何以故。业不来故。若业不来而受报者。此报不名报。何以故。无业则报无所酬。若言过去心虽灭谢。而次心续生故。业得随心来者。亦应过去业虽灭谢。次业续生故。得至现在。若尔即有大失。何以故。或时过去善心灭。而恶心续生。今亦应过去善业灭。而次恶业续生。此唯见恶业至现在。若尔应感恶报。何得感善果耶。若言业来而不随心者。此业应自有报。离心而受。今实不尔。复次业若有相。即是有为。若是有为。必堕三相。若堕三相。即是生灭。若是生灭。即不至现在。过去既灭。当知本业亦灭。谁感此果不可以新业始生。能感今果。当知业有相貌。此义不可。若言业无相貌而能感果者。此亦不然。所以者何。无相之法。即是无为。无为无业。何得感果。复次无相之法。即是空义空无生灭。岂得名业。若说空无相能感果者。三无为法。亦应感果。既不得尔。云何而言业是无相而能感果。如是种种因缘。业不可得。当知无有此业。若业不可得。云何言阴入界等一切皆从内业因生。亦不从外缘生者。若定从缘而有报者。则一切阴阳会时。皆应有果报阴入界等一切诸法。若尔则不待业持识来。方乃有生。故知非外缘生。若谓因缘合故有果报阴入等法生者。若因缘中各有生。合时应有二生。若各无生。合时何得而有生。若谓离因缘而有生者。此事不然。从因缘故有生尚不可。何况无因缘而有生。若无因缘而有生者。则因果义坏。世间行善之人。应得恶报。行恶之人。应得善报。亦不应有修道。此即破于世间善恶因果。名大邪见。当知阴入等一切诸法。不从内因有。亦不从外缘有。亦不因缘合故有。亦不无因缘有。若非有即是空。若于无所有空中计有者。当知但是无明颠倒。妄计为有。若了知颠倒所计之法。一切悉皆虚诳。犹如梦幻。但有名字。名字之法。亦不可得。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毕竟空寂。犹如虚空。若行者体知一切诸法。如虚空者。无取无舍。无依无倚。无住无著。若心无取舍依倚住着。则一切妄想颠倒。生死业行。悉皆止息。无为无欲。无念无行。无造无作。无示无说。无诤无竞。泯然清净。如大涅槃。是名真止。此则止无所止。无止之止。名体真止。故经偈云

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

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第四明证止者。有二解不同。有师云。止无别证。但能为诸禅作前方便。若有所证。即属余禅。此义至下明。善根发中。即是其事。二者有师言。止非但通发诸禅。亦自有别证之法。即是五轮禅。所以者何。诸余法门。悉别有安心修习之法。然后次第发禅不同。今明此止。但制心一处。则五轮自发。譬如净水无波。则万像悉现。止亦如是。今明因止证五轮。五轮者。一地轮。二水轮。三风轮。四金沙轮。五金刚轮。此五法门。悉是借譬立名。通名为轮者转也。如世轮若转离此至彼。禅中明轮亦尔。如地轮因离下地乱心转至上地。故名为轮。乃至金刚轮义。亦复如是。转至无学极果故。一地轮者。如地有二义。一者住持不动。二者出生万物。行者因止若证未到地定。忽然湛心。自觉身心相空。泯然入定。定法持心不动故名住持。因未到地出生初禅种种功德事。同出生万物。二水轮者。水有二义。一润渍生长。二体性柔软。行者于地轮中。若证水轮三昧。即是发诸禅种种功德。定水润心。自觉心中善根增长。即是润渍义。因得定故。身心濡软。折伏高心。心随善法。即是柔软义。故名水轮。三风轮者。如世间风有三义。一者游空无碍。二者鼓动万物。三者能破坏。行者发风轮三昧亦如是。若因禅定发相。似智慧无碍方便。如风游空一切无碍鼓动者。得方便道。即能击发种种出世善根。功德生长。破坏者。智慧方便。能摧破一切诸见烦恼。若二乘人得此风轮三昧。即是五方便相。似无漏解发。若是菩萨。即入铁轮十信。是名风轮。四金沙轮者。金则譬真。沙谕无著。行者若发见思真慧。无染无著。得三道果。若是菩萨。即入三贤十地位中。能破一切尘沙烦恼。是名金沙轮。五金刚轮者。第九无碍道。名金刚轮三昧。譬如金刚体坚用利。能摧碎诸物。金刚三昧亦复如是。不为妄惑所侵。能断一切结使。成阿罗汉。若在菩萨心。即是金刚般若破无明细惑。证一切种智。亦名清净禅。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复次如轮若无牛御。终不自转。五轮禅定。亦复如是。虽当地各有诸妙功德。若不体真为导。无著熏修则于地地有碍。便乖轮用。今行者善修体真无著故。能从初心转至极果。轮用乃成。是以法华经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当知行者善修止门。则能具足五轮禅定。证三乘圣果。第二明验善恶根性者。行人既能善修止门。息诸乱想。则其心澄静。以心静故。宿世善根。自然开发。若无善者。则发诸恶法。故经云。先以定动。后以智拔。止为初门。善恶二事之中。必有其一。行者应当明识其相。取舍之间不乖正道。故须分别。今就善恶根性中。即为二意。一明验善根性。二明验恶根性。然论善恶发之前后。各逐其人。未必定前善而后恶也第一明验善根性。即为四意。一列善法章门。二正明善根发相。三验知虚实。四料拣发禅不定。第一列善法章门者。善有二种。一者外善。二者内善。今就明外善中。善乃众多。略出五种。一布施。二持戒。三孝顺父母师长。四信敬三宝精勤供养。五读诵听学略以此等五种善根。示表外善发相不同。所以悉属外善者。原其本行。悉是散心中。修习未能出离欲界。发诸禅定无漏故。说为外善。二明内善者。即是五门禅。一阿那波那门。二不净观门。三慈心门。四因缘门。五念佛三昧门。此五法门通摄一切诸禅。发诸无漏故。名为内善问曰。内善无量何得但说五门。答曰。五名虽少。而行通诸禅。所以者何。一阿那波那门者。此通至根本。及特胜通明等。诸禅三昧。二不净观门者。此通九想背舍超越等。诸禅三昧。三慈心门者。此通四无量等。诸禅三昧。四因缘门者。此通至十二因缘四谛等。慧行诸禅三昧。五念佛门者。此通至九种禅。及百八三昧。复次初数息门。即是世间凡夫禅。次不净门。即是出世间禅。诸声闻人所行。次慈心门。即是凡圣二人。为大福德修慈。入四无量心。次因缘门者。即是辟支佛人之所行。次念佛门。功德广大。即是诸菩萨之所行。此则略明五门次第浅深之相。复次五门禅定。对治四分烦恼。四分烦恼出生八万四千尘劳。当知五门。亦能出八万四千法门。此而言之。但说五门。则摄一切内善具足数人所明初贤五停心观发。与此有相开处。第二次明善根发相。亦还为二。一明外善根发相。二明内善根发相。云何外善根发相。外善非一。今依前章门。略出五种。初明行者若坐中静定。忽见种种衣服卧具饮食珍宝田园池沼车乘如是等事。或复因心静故。自能舍离悭贪心。行惠施。无所吝惜。当知此是过去今生布施习报。二种善根发相。二行者若于止静定之中。忽见自身相好端严。身所著衣。清净如法。洗浴清洁。得好净物。见如是等事。或复因心静故。发戒忍心。自然知轻识重。乃至小罪。心生怖畏。忍辱谦卑。当知此是过去今生戒忍习报。二种善根发相也。三行者若于坐中。忽见师僧父母宗亲眷属。着净衣服。欢喜悦豫端严。见如是等事。或复以心静故。自然慈仁恭敬孝悌心生。当知此是过去今生孝顺尊长习报。二种善根发相也。四行者若于坐中。忽见诸塔寺尊仪形像经书供养庄严清净僧众云集法会。见如是等事或复于静心中发信敬。尊重三宝。心乐供养精勤勇猛。常无懈倦。当知此是过去今生信敬三宝精勤供养习报。二种善根发相也。五行者若于坐中。因心澄静。或见解释三藏。听受读诵大乘。有德四众。或时因心静故。读诵自然而入。随所听闻。即时开悟。或复自然能了解三藏大乘经典。分别无滞。当知悉是过去今生读诵听说习报。二种善根发相。行者见如是种种好相。及发诸善心者。此非禅定。多是过去今生。于散心中。修诸功德。今以心静力故。得发其事。见诸相貌。悉属报因相。现善心开发。皆是习因善发也。如是众多说不可尽。此则略示大意。复次发习报两因。行人根性不同。自有行人。但发报因相。不发习因善心。自有行人。但发习因善心。而不发报因之相。自有行人。具发习报两因。自有行人。二俱不发。如是等事。因缘难解。岂可谬释。问曰。散心善根。何得于静心中现。答曰。于禅定中。尚得见过去今生所起烦恼恶业。何况善根扶理而不得见。问曰。见此等诸相。亦有是魔所作不。答曰。亦有是魔所作。若欲分别。但魔名杀者若此等相发时。能令行人心识动乱。或复增诸烦恼。逼迫障蔽。众多妨难。不利定心。悉是魔之所作。其善根发者。行人自觉。见此相已。虽复未证禅定。而身心明白。诸根清净。身有色力。所为吉利善念开发。因此已后。自觉心神易可摄录。身心安隐。无诸过患。当知此为善根发相。复次若此等事。善根发者。报因之相。则暂现便谢。习因心善。则相续不断。若是魔作相。则久久不灭。虽谢更来。逼乱行者善心则暂发还灭。或时变成恶念。当知邪也。复次邪正之相。甚为难测。自非亲近明师。非可妄取。问曰。此诸善根为当一向前发。亦得证诸禅时于深定中发也。答曰。此事无定。未必一向定前见也。外善既粗故。先明耳。第二云何名内善根发相。今约五门禅中。辨内善根发。此五门中。一门开为三。合有十五种善根发。一明阿那波那门。有三种。善根发相不同。一数息善根。二随息善根。三观息善根。一数息善根者。行人如上。善修三止。身心调和。发于欲界。及未到地等诸禅。身心湛然空寂。定心安隐。于后或一坐二坐。乃至经旬。或经月经年。将息得所。定心不退。即于定中心。忽觉身心运动八触次第而起。此即发根本初禅善根之相。于此定中。喜乐善心安隐不可为谕。如是发初禅已。乃至发四禅定空等。二随息善根发。亦于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然觉息出入长短。及遍身毛孔虚疎。即以心明见于身内三十六物。犹如开仓见谷粟麻豆等。心大惊喜。寂静安快。除诸身行。乃至心受喜乐等。是为特胜善根发相。三明观息善根发者。亦于欲界未到细静心中。忽见自身气息。从毛孔出入遍身无碍。渐渐明利。如罗縠中见皮重数。乃至骨肉等。亦如是。亦见身内八万户虫粗细长短。言语音声。定心喜乐。倍于上说。或见自身犹如芭蕉聚沫云影相等。此是通明观善根发相。二明不净观中。有三种善根发相不同。一九想。二背舍。三大不净观。一九想善根者。亦于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然见他男女死尸胮胀。尔时其心惊悟。自伤往昔。惛迷厌患。所爱五欲。永不亲近。或见青瘀血涂脓烂。啖残狼藉。白骨散坏等相。此为九想善根发相。二明背舍善根发者。亦于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见内身不净胮胀狼藉。或见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乃至骨人光明昱耀。定心安隐。厌患五欲不着我人。此是背舍善根发相。三明大不净观善根发者。亦于欲界未到定心中。见于内身及外身。一切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山林树木。皆悉不净。或见一家一聚落一国土。乃至十方皆悉不净。或见白骨乃至见自身白骨。光明昱耀等。此为大不净观胜处善根发相。此观发时。能破一切着心。三明慈心观中三种善根发不同者。一众生缘慈。二法缘慈。三无缘慈。一众生缘慈发者。亦于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然发心。慈念众生。先缘亲人得乐之相。因发定。安隐快乐。乃至中人怨人。悉见得乐。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遍满十方。是为众生缘慈善根发相。或发众生缘悲。乃至喜舍。亦如是。二明法缘慈发者。亦于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然自觉一切内外。但有阴入法起唯法起。灭唯法灭。不见众生及我我所。但有五阴。于受阴中。有乐受。如是知已。即缘此乐受。发于慈定。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遍满十方。是为法缘慈。或发法缘悲。乃至喜舍。亦如慈善根发相。三明无缘慈发者。亦于欲界未到定心中。忽然觉悟一切诸法非有非无。不见二边。所谓若众生非众生。若法非法。皆不可得。则无所缘以无缘故。颠倒想息。寂然安乐。心与慈定相应。等观一切。同此安乐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广大无量。遍满十方。是为无缘慈善根发相或发无缘悲定。乃至喜舍。亦如是。四明因缘观中有三种善根发不同者。一三世十二缘。二果报十二缘。三一念十二缘。一明三世十二因缘善根发者。亦于欲界未到定心中。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过去。无明以来。不见我人无明等法。不断不常。能破六十二种诸邪见网。心得正定。安隐寂然。观慧分明。通达无碍。身口清净。正行成就。此是三世十二因缘观慧善根发相。二明果报十二因缘善根发者。亦于欲界未到定心中。忽觉心识明利。即自思寻。我初生时。揽父母身分。以为己有。名歌罗逻。歌罗逻时。名曰无明。因缘则有行识乃至老死。名为十二因缘。若歌罗逻时。但有三事。合和无人无我。三事不实。今无明等十二因缘诸法。竟何所依。若不见无明等诸法定是有者。岂是无邪。如是念时破有无二见。归心正道。正定相应。慧解开发。离诸邪行。此为果报十二因缘观智善相发相。如此明十二因缘。出大集经中。具辨作。此明因缘相。与苦集正同。亦得约此明四谛善根发也。三明一念十二因缘善根发者。亦于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然自觉刹那之心。无人无我。性本无实。所以者何。一念起时。必藉因缘。言因缘者。即具十二因缘。缘无自性。一念岂有定实。若不得一念之实。即破世性邪执。心与正定相应。智慧开发犹如涌泉。身口清净。离诸邪行。是为一念十二缘善根发相。此之十二因缘。亦出大集经中具辨。亦得约此十二缘明一心具四谛善根发也。五明念佛中。自有三种善根发相不同。一念应佛。二念报佛。三念法佛。明三佛义。出楞伽经。广分别其相也。一明念应佛善根发者。亦于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然忆念佛之功德。即作是念。如来往昔阿僧祇劫中。为一切众生故。备行六波罗蜜。一切功德智慧故。身有相好光明。心有智慧圆照。降伏魔怨。无师自悟。自觉觉他转正法轮普度一切乃至入涅槃后。舍利经教。广益众生。如是等功德无量无边。作是念时。即敬爱心生。三昧开发。入定安乐。或于定中见佛身相。善心开发或闻佛说法。心净信解。如是等胜善境界非一。是为念应佛善根发相。二明念报佛善根发者。亦于欲界未到静细心中。忽然忆念十方诸佛真实圆满果报之身。湛然常住。色心清净。微妙寂灭。功德智慧。充满法界。不生不灭。无作无为。岂有王宫之生。亦非双树之灭。为化众生。十方佛土普应生灭。如是等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心定安隐。三昧开发慧解分明。或作定中。见不可思议佛法境界。即便出生无量愿行。无量功德。无量智慧。三昧法门。是为念报佛善根发相。三明念法佛善根发者。亦于欲界未到静定心中。忽然忆念十方诸佛法身实相。犹如虚空。即便觉悟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今则无灭。非有非无。非来非去。非增非减。非境非智。非因非果。非常非断。非缚非脱。非生死非涅槃。湛然清净。有佛无佛。相性常然。众生诸佛。同一实相者。即是法身佛也。故大品经云。诸法如实相。诸法如实。即是佛。离是之外。更无别佛。如是念时。三昧现前。实慧开发。即时通达无量法门。寂然不动。一切不思议境界皆现定中。成就之相。如法华经六根清净中广说。是为念法佛善根发相。是中所明。因止发十五门禅相。并悉约初禅。初境界罔像而辨。夫一切禅定证相。不可具以文传此止是示表。行人过去习因不同故。发禅不等。若欲具论十五门禅。事理广博。深远之相。下第七大段明修证中。一一从始讫终。当少分分别。复次若于欲界未到地中。身心澄静。或发无常苦无我不净世间可厌患食不净死断离尽等想。或发念佛法僧戒舍天等念。或发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等。或发空无相无作四谛十六行等观。或发六波罗蜜四摄四辩等。种种诸行愿功德。或发天耳他心宿命等诸神通。或发内空外空内外空乃至无法有法空等十八空。或发自性禅十力种性三摩跋提首楞严师子吼等诸三昧门。或发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等一切陀罗尼门。如是等种种诸禅三昧。境界不同。其相众多。在下第七大段明修证中。辨种种诸禅三昧深广境界之相。当具分别也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

以瞽引瞽成语名称以瞽引瞽成语拼音yǐ gǔ yǐn gǔ成语...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以礼相待...

1997年5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27日...

1997年5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7日...

1997年5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7年5月19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7年5月19日...

最新文章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

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古诗原文[挑...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古诗原文[挑错/...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

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古诗原文[挑...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古诗原文[挑错/...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手机版 网站地图